云原生集成開發環境——TitanIDE
通過網頁在任何地方更安全、更高效地編碼2022-12-16
666
前言
工業互聯網不是互聯網在工業的簡單應用,而是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它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既是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基礎設施,也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應用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新業態、新產業,將重塑企業形態、供應鏈和產業鏈。
CloudOS,一站式云原生應用開發平臺,全隔離底層IT、容器、K8s,100%聚焦應用。接下來通過兩個制造業龍頭企業案例,為大家展示講述CloudOS(云原生應用開發平臺)在工業互聯網中的實踐。
【CloudOS應用于某著名空調制造商工業互聯網開發平臺】
企業研發現狀:
1. 該制造商目前擁有多套數據中心,主數據中心、各大云計算廠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云平臺等。
2. 多數據中心下,客戶當前應用的開發、業務的部署工作量大,沒有統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各研發能力無法聚焦;
3. 多數據中心下,客戶當前的運維壓力大。
企業訴求:
1. 行業能力標準化:制造商期望把工業互聯網行業內分散的能力統一起來,形成統一的行業規范,做到標準化,成為行業的標桿,同時能夠連通上下游企業務持續治理,進而服務整個行業。
2. 支撐平臺統一化、規范化:建設統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開發者提供一個標準統一的研發支撐平臺,規范研發生產環境,并將此平臺開放給上下游企業。
基于CloudOS建設高效工業互聯網開發平臺:
1. 應用架構標準化:統一技術架構,促進應用標準化,規范化服務接入,服務持續治理。
2. 應用與技術解耦:提供應用開發框架與工具,支撐快速開發和上線,降低開發門檻。
3. 集成運行一體化:豐富的預集成服務,打造應用分布式架構,支撐應用的云化部署。
4. 業務服務化:通過對核心業務對象和處理邏輯的聚合和解耦,構建通用的業務服務能力,實現業務服務化,并逐步沉淀為全局共享的業務服務平臺。
5. 智能化運維:通過多維度實時監控系統鏈路的每個節點和每個環節,提供自動化的監控手段,提升系統智能化運維能力。
6. 服務生態系統:通過服務化及服務開放構建服務生態系統,盤活企業內部各域的業務能力,支撐向工業互聯網轉型。
7. 部署集群:將于AWS公有云,主數據中心及DMZ等多個環境,各部署一套生產及測試平臺。
【CloudOS應用于國內某龍頭家電制造商工業互聯網開發平臺】
企業現狀:
1. 客戶為國內家電龍頭行業,已建設工業互聯網PaaS容器平臺。期望將互聯工廠模式知識化,同時集成各類資源,搭建一個集成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服務平臺,讓用戶可以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節,以“用戶驅動”作為企業不斷創新、提供產品解決方案的源動力,把以往“企業和用戶之間只是生產和消費關系”的傳統模式轉化為“創造用戶終身價值”的新模式。
2. 機理模型等非傳統開發人員對底層IT技術接觸少,缺少簡單易用的開發環境;資料記錄落后,無法了解業務模塊間關系;業務邏輯(機理模型公式),缺乏共享復用機制。
企業訴求:
建設一套面向工業互聯網機理模型的簡單易用開發平臺:
1. 一站式開發平臺:實現機理模型的架構設計、開發、測試和發布。
2. 資產在線保存:將業務模塊之間的關系保存在平臺上【架構資產】,降低避免對特定人員的依賴,便于后續接手維護。
3. 資產共享復用:實現機理模型在開發團隊之間的共享,避免重復開發。
4. 多集群發布:開發完成的機理模型發布到多套容器集群環境。
基于CloudOS建設高效工業互聯網開發平臺:
建設內容:
1. 可視化架構設計平臺:實現機理模型的“拖拉拽”式快速設計。
2. DevOps開發平臺:實現敏捷高效開發支撐,包括開發、測試、部署、CICD。
3. 應用商店平臺:實現機理模型的分享復用。
4. 多云應用部署平臺。實現應用的可視化一鍵部署到多集群生產環境。
帶來的效果:
1. 整體開發效率提升了25%以上。整個頁面上沒有出現Docker、K8s、YAML文件等技術術語,極大的方便了開發人員快速開展開發工作。圖形化架構編排產品方便保存機理模型模塊間的架構關系;一鍵發布到測試環境,測試環境隨需而建,免去了開發測試人員申請并搭建測試環境等一系列開銷。
2. 開發平臺支持22種開發語言,集成了300+個開發工具,支撐團隊完成2000+個機理模型的開發。
結語
在工業互聯網當中,CloudOS 聚焦于工業應用的敏捷創新和工業應用的靈活管理,幫助企業構建自主可控、敏捷可靠的工業數字化創新平臺,實現數字化應用創新的敏捷化和能力共享化,為企業數字化應用創新和轉型提供一體化能力支撐,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