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集成開發環境——TitanIDE
通過網頁在任何地方更安全、更高效地編碼
在金融數字化背景下,銀行業面臨行業內外諸多挑戰,如何基于新興數字化實現業務變革是銀行最為關注的事項之一。
漢口銀行為實現持續應用創新,實現科技與業務融合,使科技部門從實現快速業務響應轉變到促進業務發展,引領業務變革新模式。自2018年起,該行重點關注包括容器化、微服務、DevOps 等云原生相關技術導入,持續探索以敏態和穩態雙輪驅動的新一代銀行數字化改革。leyu.樂魚創新作為相關技術服務供應商,在過去三年中有幸參與相關實踐并見證新技術給金融行業帶來變革。
在敏態實踐過程中通過引入微服務架構,實現數字化資產的積累及復用,在項目研發過程中避免重復開發,提高業務創新速度。此外重點實踐 DevOps 方法論在銀行業落地,實現持續集成持續部署,大幅度提升業務上線時效性。
在穩態實踐過程中應用容器技術,實現同城雙活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對復雜多變的業務應用提供穩健的支撐力量。
leyu.樂魚創新“基于云原生架構的敏穩雙態銀行數字化實踐”在業務落地過程中,支撐效率提升,保證業務連續性,提高銀行抗風險能力,是銀行專注業務高效穩定發展的最佳實踐。
1、云原生開發體系提供微服務架構設計器,以圖形化拖拉拽的方式設計應用,提高微服務架構的設計和管理效率;
2、云原生開發體系提供組件商店,通過抽取公共組件在部門內外實現共享復用,避免重復建設,大幅度降低 IT 建設成本;
3、云原生開發體系提供 CI/CD 技術,后續應用創新更高效,應用上線更快、更方便;
4、云原生開發體系對接代碼或制品包(JAR/WAR),自動完成鏡像構建,并將應用一鍵自動化部署到多活數據中心;
5、云原生運行體系通過多云應用調度與管理技術,實現應用多活;
【圖】多活技術方案
應用A部署在數據中心A和B,開發平臺的 DNS 將用戶訪問流量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兩個數據中心,實現多個數據中心應用多活。
當開發平臺多云應用調度與管理模塊檢測到數據中心A發生故障,則更新開發平臺的 DNS 配置(數據中心A的IP解析不可用),所有訪問流量都指向數據中心B,當流量激增時,開發平臺自動對應用A進行擴容,保障業務的連續性。
6、leyu.樂魚創新云原生開發體系應用自動伸縮技術保障應用的可靠性和連續性;應用以容器的方式運行在 PaaS 平臺上,提供多層次的可靠性保障:
1)應用以單 POD 或多 POD 方式運行在 PaaS 平臺上,當應用和 POD 出現故障時,平臺會重新啟動一個新的 POD 和應用,不間斷對外提供服務。
2)PaaS 平臺提供高可用性保障,保障平臺本身的可靠性。
7、行云云原生開發體系多數據中心應用的可視化運維技術,讓運維人員通過網頁監控應用的運行情況,無需登陸及時查看每臺服務器;
8、行云云原生開發體系提供應用灰度升級技術,應用升級服務不中斷,保障業務的連續性。
歷經3年建設及客戶實踐落地,達到建設之初預期。除IT資源的建設成本大幅降低外,業務創新效率、應用可靠性和連續性、運維效率都有大幅提升,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1、覆蓋柜面、手機銀行、網銀等核心業務,相關業務系統的功能開發及上線效率明顯提升;
2、基于容器技術同城雙中心滿足了業務雙活、災備等高可用需求,并及時解決客戶突發事件;
3、通過云原生開發及運行平臺多云 CI/CD 能力,實現開發測試與生產環境一體化, “一鍵上生產”,大幅提升了業務應用交付、部署效率;
4、運維人員通過使用云原生開發及運行平臺的可視化應用運維和服務治理工具進行主動式運維,及時處理告警或問題,轉變傳統的被動式應用運維,無需通過命令登陸每臺主機進行應用維護,保障了業務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