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集成開發環境——TitanIDE
通過網頁在任何地方更安全、更高效地編碼2022-08-23
702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國IT培訓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計算機人才缺口從42.5萬到已經突破百萬,尤其是軟件人才。與此同時,包含計算機軟件相關專業在內的高校學生,非官方統計的就業率僅為六成。人才缺口龐大,可畢業生就業率僅為六成?
在一個針對人大、南開、北京交通大學、河北經貿大學等學校計算機相關專業共68位學生的調查中,45%的學生選擇了“本科畢業后繼續選擇職業IT培訓”。另外,學生普遍表現出了對大學教育的不滿,一個原因就是高校IT技術教育離就業很遠。
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有關IT教育的話題:為何海量計算機系畢業生“負債”報IT培訓班?高校IT教育該如何變革?
為何海量計算機系畢業生“負債”報IT培訓班?
通過leyu.樂魚創新多方面的實踐調研與相關數據分析,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 高校的在線IT教育面臨著“理論教學與實訓脫節”的挑戰
挑戰一:IT理論學習與實訓處于割裂狀態,學生只能看視頻上課,無法同步進行實訓,理論與實訓無法協同。
挑戰二:在家編程實訓,老師協助解決問題難,目前在家里電腦編程,出現問題,找到老師,老師很難協助解決。而在線下實訓室上課,老師能夠很方便協助解決。
挑戰三:在家配置實訓環境難,IT實訓具有一定門檻,不僅需要性能較高的電腦硬件,還需要提前安裝、調試好相應的軟件運行環境。
2. 學校IT類畢業生與企業要求有差距
目前各行業均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逐漸提升。 在“新基建”和產業互聯網的背景下,各行業面臨著企業上云和數字化轉型的需求,IT人員需求量大,并且原有的IT從業人員需要新的培訓內容和實踐機遇。
與IT行業對高素質IT人才旺盛需求不匹配的是,我國高等教育的IT教育尚不能滿足市場對IT人才“質”的需求,“用工難”和“就業難”的問題同時存在。主要是因為學生在校園中很難獲得實際的項目操作訓練,同時由于IT行業實操性強、技術更新換代快的特點,學校課程難以匹配上企業的新需求。
IT教育培訓機構成為連接二者的重要橋梁,其提供的操作性極強的課程,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但實訓環境的建設需要配套跟上。
3. 學校IT實訓面臨著“與企業需求不匹配”的挑戰
挑戰一:新課程建設慢,現有的實訓云端環境大多建設在物理機或者虛擬機上,新增IT課程(如云計算、大數據、AI等)實訓環境,需要申請虛擬機或者硬件資源、安裝課程所需要的各種軟件,操作繁瑣,建設慢。
挑戰二:缺乏滿足企業實戰要求的實訓環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IT技能,還要具備項目合作、團隊協助能力。缺乏這方面能力的實訓環境。
挑戰三:實訓環境的維護工作繁重、無法讓學生持續實訓,影響教學效率和質量。實訓環境和設備管理工作機械、繁重,每次上課,都要按照課程調整環境配置,下課后環境要為下一節課準備,學生無法持續實訓,影響實訓的效果和質量。
高校IT教育該如何變革?
1. leyu.樂魚創新IT教育解決方案,符合四大IT教育應用場景
leyu.樂魚創新IT教育解決方案,滿足學生端、教師端、管理端三重需求,符合四大IT教育應用場景:
· 在線IT教學:基于leyu.樂魚創新IT教育平臺,通過直播或者錄播方式,提供“邊學理論邊實訓”的在線IT教學新體驗。
· 云IT實訓室:基于行云IT教育平臺,為學生提供7*24小時服務的云端IT實訓室,支持隨時隨地學習、實訓、作業、考試,并將實訓環境保留到課程結束。
· 校企聯合實訓平臺:為校企聯合實訓提供最新課程的實訓環境,并為架構設計、編程、測試、項目管理等實戰型實訓提供技術支撐。
· 智慧教學助手:幫助教師實現作業布置和批改、學生分析、課程和實驗分析等,便于教師進行教學評估和優化。
IT教育解決方案
2. leyu.樂魚創新IT教育解決方案特點
· 一個網頁內,邊理論學習、邊實訓:邊學邊操作,實訓操作與學習內容同屏展示。
邊學邊操作,實訓操作與學習內容同屏展示
· 實訓教學易:課前不用準備環境,課中可隨時重置環境,教師在線解決學生的環境和編程問題方便。編程作業及考試全部支持在線完成,還支持優秀作品展示中心,教師可以將優秀作業、考試分享至優秀作品中心后,其他同學均可觀摩、欣賞優秀作品。
老師在線解決學生難題
· 新課教學易:豐富的實訓環境,支撐新課程的建設和快速更新。系統已經預安裝多種IT課程的實訓環境,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課程的實訓環境,再配套學校相應的課件即可開展教學。若有超越下述課程實訓環境的需求,可通過軟件包升級解決。
豐富的實訓環境,支撐新課程的建設和快速更新
· 教學實戰強: 實訓環境更貼近企業的真實環境。一般IT教學的實訓環境比較簡單,與企業的真實環境差異較大。行云IT教育平臺可以模擬企業的真實生產環境,讓學生提前熟悉了解企業的環境。通過行云IT教育平臺,學校可與企業合作,設置符合企業需求的課程,實現企業/行業項目真實訓練。
實訓環境更貼近企業的真實環境
· 可視化教學新:學生的學習情況、考試情況、作業情況、實驗情況、學生的問題情況、課程的進度、開班情況等數據,都可通過儀表盤的方式呈現出來,并提供智能的分析,為教師的教學評估和教學調整提供參考。平臺基于容器技術,可最大化利用資源,通過資源儀表盤,可隨時掌握資源的使用情況,當資源不夠用時及時進行擴容。課程結束后,可以回收該課程占用的資源。
實時掌握教學和學習情況,及時評估、調整教學
總結
中國的大學教育模式和培養方案,是建國后“全盤蘇化”的產物,源自計劃經濟體系下社會經濟建設對工業技術人才的需要,卻無法滿足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對創新型、復合型、靈活型人才的需要。更何況進入數字化時代,高新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讓IT技術學生更無法通過學校的教育滿足企業市場的需求。
作為學生的我們,改變不了市場,改變不了企業,改變不了學校,只能改變自己。
作為高校,也需要考慮如何為IT教育的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并為教師的科研創新和學生的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leyu.樂魚創新高校IT教育平臺便是這樣的一個產品,滿足多種IT教育場景需求,采用一站式線上實訓平臺來提升教學效率,全面支撐學校IT教學和科研的創新,讓高校教育處處是課堂,讓學生學有所值,全面的教學效果評估,高效改進教學質量。
------------
獲取完整《高校IT教育平臺搭建指南 》,請點擊下圖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