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集成開發環境——TitanIDE
通過網頁在任何地方更安全、更高效地編碼2022-06-07
1732
云原生是什么?
這是行云的社群里用戶們問得很多的一個問題。
href="/"雖然CNCF(云原生基金會)給出了一些列的概念、定義、說明、組合工具……但是,關于云原生始終沒有固定的明確含義,因為云原生始終是在不斷的變化。
事實上,云原生并不是新的技術,它是基于微服務架構思想、以容器技術為載體的一種產品研發運營的全新模式。
圖片來源于網絡
再來聊聊云原生架構和微服務架構的區別
在最近這幾年的發展中,云原生架構基本已經成為當下主要的應用部署方式,云原生架構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企業能夠在公有云或者私有云等的動態環境下構建可運行、可擴展的應用,這其中所需要的技術包括容器技術、服務網格技術、微服務化技術以及不可變基礎設施等,將這些技術進行合理的構建,從而可以形成便于管理和觀察的松耦合系統。而微服務架構則是實現云原生應用的條件之一。
企業走上云之后才是真正的云原生的開始,雖然如今的企業業務多數已經上云,不過當下主要的業務形態依舊還是傳統的單體應用,而這種方式的弊端是存在發布周期長的問題,尤其是當出現代碼改動的情況后,將會造成的影響也比較大。因此,需要對應用進行微服務化改造來獲得更高的敏捷性。另外在云原生模式下,需要在服務器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進行無數次的發布個變更,企業的運營成本也會隨著機器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因為有了云原生架構的存在,其具備容器化彈性擴縮的特點,這樣的問題也會得到很好地解決。
當下云原生重點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設施等,這也是當下的主要技術,也是目前云原生應用過程中使用較多的技術。另外我們依舊可以說微服務架構屬于云原生架構的其中一部分。但是也存在某些部分上的區別。云原生簡單來說更是一種應用程序的方法,是一套技術體系和方法論,在云的環境下運行而實現的。
當實際的單體應用出現諸多問題之后,需要對每一個小的變更進行重新調整部署的時候,微服務化技術就起到一定的作用。微服務架構使應用程序更易于擴展和更快地開發,從而加速創新并縮短新功能的上市時間。
當然,也正因為有了當下這樣的云原生模式,在企業的云上開發工作變得更加高效率,對于云原生的發展而言,市場的需求將會不斷持續增加,相信云原生自身的技術也會不斷進行變化,另外在單體應用上,因為存在了微服務化設計方案,對于很多系統的修改等也會變得簡單,并且高效率。
總而言之,在如今互聯網市場上,無論是云原生還是微服務等,他們能夠快速發展的基礎也是在云計算的基礎上,此外云原生技術也是目前眾多企業畢竟合適的優選模式,遵循云原生模式的發展,充分發揮云計算平臺的優勢,同時較大限度減少開發效率中的影響,實現更高效率系統的開發。
下一篇:好用的在線代碼編輯器合集來了